刘昚虚〔唐代〕
刘昚虚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亦作慎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约卒于大历二年(约767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殷璠《河岳英灵集》录其诗十一首。
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辛弃疾 〔宋代〕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驻马听·吹
白朴 〔元代〕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 〔元代〕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牛希济 〔五代〕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李弥逊 〔宋代〕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蝶恋花·春暮
李煜 〔五代〕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