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朝三暮四
佚名 〔先秦〕
【大石调】六国朝
睢景臣 〔元代〕
【中吕】阳春曲_坐听西掖钟
薛昂夫 〔元代〕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顾敻 〔五代〕
菩萨蛮·绿云鬓上飞金雀
牛峤 〔唐代〕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程垓 〔宋代〕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刘克庄 〔宋代〕
顷在维扬,陈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赋清虚
辛弃疾 〔宋代〕
瑞鹤仙·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