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两汉〕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礼记》
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张养浩 〔元代〕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顾敻 〔五代〕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王国维 〔近现代〕
一叶落·泪眼注
朱彝尊 〔清代〕
诉衷情·莺语
温庭筠 〔唐代〕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辛弃疾 〔宋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五代〕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 〔宋代〕
君不悟
徐积 〔宋代〕
诉衷情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