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六飞渡江水,义旗所向群奸弭。金陵龙虎挹神京,郁葱王气冲天紫。
攀鳞附翼俱英雄,文武赫若和阳公。荣膺国戚联肺腑,秀毓星斗罗心胸。
忆昨董师临古歙,招贤喜遇词章伯。贾谊声华擅独奇,郑虔才思推三绝。
去年移戍当会稽,绛帐戎幕相追随。乞假归来养慈母,岂意泪著堂萱萎。
今年又喜镇闽海,走币遥遥千里外。谁言坐冷客无毡,悬榻尘凝久相待。
于焉判袂不可留,青山绿水增离愁。橐金曾为陆贾赆,蛮音椎结今南州。
气候炎蒸异中土,严霜虐雪何曾睹。椰子酒残焚鹧鸪,荔支雨歇啼鹦鹉。
主宾相见情愈深,洗尽别来慕蔺心。有时觅句月窥户,几度谈经风满林。
君家难兄代希有,丧乱升沈十年久。昔时青马卸雕鞯,今日酡颜成皓首。
吁嗟世事何必论,开怀且倒玻瓈尊。萍蓬得聚海上国,猿鹤入梦江南村。
宾主弟兄真四美,此乐人间果难拟。机云孝友出彝伦,管鲍交情忘尔汝。
愿言岁晚罢功名,归与谷口堪娱情。好披袯襫立烟雨,数声布谷催春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纓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飙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凡所目击,成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饴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