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禅室焚香夜坐同,寺前新塔起悲风。浮云自是同生灭,空使行人哭远公。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代应二首 其一
李商隐 〔唐代〕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吴锡麒 〔清代〕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浣溪沙
王质 〔唐代〕
减字木兰花(修养十首)
张抡 〔宋代〕
沁园春
吴泳 〔宋代〕
浣溪沙(初春泛舟,时北山积雪盈尺,而水南梅林盛开)
毛滂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