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唐,字诗宾,号次皋,清淡水厅人,同治十一年(1872)恩贡,曾任《淡水厅志》采访,时衔六品衔训导 。光绪四年(1877),因传教士租屋布道施药,以及教堂离考棚过近等问题,与当地民众发生纠纷,遂引发「艋舺事件」 ,林绍唐以贡生身份与淡水同知陈星聚、职员黄龙安等上〈三邑公廪〉;光绪十五年(1889),以候选教谕身份偕施士洁等呈请建立沈葆桢、吴赞诚专祠。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