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桕霜华细,蓝田玉色鲜。全无针线迹,宁费绮罗钱。
照席凝冰洁,铺床夺锦妍。卷舒皆自在,表里出天然。
莹彻明无滓,温柔软胜绵。姜公闻必喜,杜甫见还怜。
素质诚无让,红尘已断缘。银屏非等伍,石枕惯周旋。
野客深相结,豪家定弃捐。不劳寒女织,唯称老夫眠。
光彩生虚白,真纯绝外铅。阳生春浩浩,暖快腹便便。
盖覆功非浅,清虚理不偏。致身天地外,迥出羲皇前。
睡去山云热,情空海月圆。梅花频入梦,香影绕林泉。
琼姬亦垂顾,丰姿美婵娟。邀我登广庭,恍惚游钧天。
天风杂环佩,上谒瑶华仙。遗我不死药,授我长生篇。
使我颜色好,犀齿还榴编。苍容返朱唇,绿鬓垂华颠。
方瞳复如漆,碧沼浮疏莲。从兹久住世,游戏三千年。
我闻而喜忽惊寤,但见清虚满室月白云翩翩。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