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韩公圭 其二

曾几 曾几〔宋代〕

花气薰肌郁郁,贯珠入手累累。想见范公和处,绝胜乃祖偷时。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您喜欢
赏析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其七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巨石亭亭缺齧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赏析 注释 译文

争臣论

韩愈韩愈 〔唐代〕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赏析

【中吕】迎仙客_混元珠,无

云龛子云龛子 〔元代〕

混元珠,无价宝,赤水溪边收拾了。色浑浑,光皎皎,手中握定,占断人间
俏。
  没机关,没做作,日月任催催不老。逆行船,翻拨棹,谁知这个,清净家风
好。
  水深清,山色好,天下是非全不到。竹窗幽,茅屋小,个中真乐,莫向人间
道。
  竹风轻,花影重,酩酊一瓯琴三弄。露玄机,藏妙用,槐坛将相,看破浮生
梦。
  柳阴边,松影下,竖起脊梁诸缘罢。锁心猿,擒意马,明月清风,共谁说长
生话。
  汉钟离,官极品,南柯梦断抛金印。草鞋轻,藜杖稳,笑携日月,独步长生
境。
  吕洞宾,超物外,神光照破三千界。弃功名,同草芥,龟毛柱杖,一击乾坤
坏。
  混元初,张果老,白驴踏着虚空倒。紫云生,红雾绕,夜来一口,吞却蓬莱
岛。
  蓝采和,离世俗,手中拍板敲寒玉。摆天关,摇地轴,清风明月,独唱长生
曲。
  刘海蟾,燕宰相,梦回看破空花放。别人间,离海上,红炉片雪,打就黄金
像。
  广成子,千二百,崆峒高卧寒云白。帝王师,天地宅,纵横自在,物外无名
客。
  范蠡翁,曾佐越,五湖独泛扁舟月。是非忘,名利绝,一声短笛,受用芦花
雪。
  张子房,扶大汉,功名掉去青山伴。咽龙肝,吞凤卵,金丹养就,没底篮儿
满。
  圃田公,列御寇,乘风一撞乾坤透。呼南辰,唤北斗,梦中得鹿,觉后还非
有。
  朗然子,居洛下,金蟾飞去皮囊化。鬼神惊,天地怕,本来面目,不许丹青
画。
  住华山,乐清闲,碧洞茅庵胡乱弯。日高时,造一餐,饱来藜杖,绕顶遥观
看。
  谁羡他,做高官,一任穿绯挂绿礻阑,心无忧,身自安,世间少有,这个奸
俏汉。
  世事休,甚清幽,无管无拘林下叟。翠岩前,风月友,狂歌醉舞,烂饮长生
酒。
  醉时眠,醒扶头,倒在东西不识羞。亦无春,亦无秋,腾腾兀兀,且乐延年
寿。
  采药归,白云飞,雾锁青山仙径迷。黑猿叫,青岛啼,仙鹤前舞,引俺归洞
里。
  到洞中,掩柴扉,唤得仙童对着棋。闷来时,饮数杯,草鞋绊倒,不脱和衣
睡。
  峭壁峰,甚希奇,桧柏青松四下围。悄无人,过客稀,寂寥潇洒,冷淡闲活
计。
  面又酸,仓陈米,木碗缺唇破笊篱。又无盐,只有齑,甘心守分,胜如珍羞
味。
  穿草履,系麻条,披片蓑衣挂个瓢。半如渔,半如樵,蓬头垢面,一任傍人
笑。
  笑我侨,俺知道,明月清风为故交。卧白云,吹玉箫,这般滋味,世上人难
晓。
  一顿饥,一顿饱,毡毯羊皮破衲袄。半头砖,一把草,横眠侧卧,惹得旁人
笑。
  笑则笑,俺知道,万贯家缘都弃了。细寻思,无烦恼,逍遥路上,舞个蓬莱
岛。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烟漠漠

李珣李珣 〔五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陈子龙 〔明代〕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