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佳客堪常见,幽期暑亦过。披襟度风雨,把酒出星河。
懒拙元相藉,文章敢自多。夜深忘白羽,玉树倚蹉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商调】集贤宾 春日伤别
李爱山 〔唐代〕
【般涉调】哨遍_秋扇合欢制
曾瑞 〔元代〕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 〔宋代〕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 〔宋代〕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元好问 〔元代〕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代〕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