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记鸾笺写韵,凤曲游仙,小住文箫。阁外山如画,试弓腰步屧,来看江涛。
画阑旧时曾倚,香气未全销。怕一角斜阳,春人去后,红得无聊。
檀奴惯离别,几陌上花开,江上萍飘。丞相祠堂在,似元都观冷,慵问栽桃。
青丝上头,千骑无福比韦皋。渐老了周郎,负他初嫁人姓乔。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南吕】一枝花 送人入道
李致远 〔元代〕
【双调】寿阳曲_银台烛,金
卢挚 〔元代〕
拨不断·酒杯深
马致远 〔元代〕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冯延巳 〔五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浣溪沙·杨花
陈子龙 〔明代〕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八声甘州
郑梦协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