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新涧亭
白居易 〔唐代〕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刘启 〔两汉〕
【越调】凭阑人_众远楼上画
张可久 〔元代〕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天仙子
赵令畤 〔宋代〕
卖花声·雨花台
朱彝尊 〔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周邦彦 〔宋代〕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