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孟山有兽,仁心毛质。不践生刍,不食生物。有道则见,非时不出。
三季巳还,退藏于密。我闻其名,徵之于书。不识其形,得之于图。
白质黑文,猊首虎躯。是耶非耶,孰知之乎。巳矣夫,巳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张雨 〔元代〕
哨遍·高祖还乡
睢景臣 〔元代〕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张可久 〔元代〕
【双调】落梅风_客金陵台城
【黄钟】红锦袍
徐再思 〔元代〕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宋代〕
南乡子·云带雨
李珣 〔五代〕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张先 〔宋代〕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秦观 〔宋代〕
诉衷情·春游
陈子龙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