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李白 李白〔唐代〕

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六博要想获胜全凭好采,筹码往金盘上一掷众人高叫如排山倒海。
大丈夫决胜负应该在战场,用生命报效天子,手斩胡人的头颅立功归来。

大丈夫即将手提丈八长矛奔赴陇西战场,您的箭术会像古代射手养由基射猿,使敌人惊慌。
如果使用姜太公《龙韬》中的战略,一定能打败敌人,那时缴获敌人的武器会堆得如同熊耳山一样。

现今月食出现在西方,正是击败敌人的征兆,明年瓜熟时您一定会如期立功回朝。
那时敌人的阵营一定会血染成河,使黄河都变成红色,还要砍下敌人首领的头挂在树梢。

注释
外甥:姐妹所生的儿子。郑灌:李白的一个外甥的姓名。从军,参军入伍。
六博: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共十二棋子,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所以名为六博。《演繁露》:“博用六子,《楚辞》谓之六博。”彩:彩头,旧时赌博中赢得的钱物或赌博时得胜所获的赌注。唐代元稹诗:“偏沾打球彩,频得铸钱铜。”所谓得彩,中头彩,含有事小而幸得的意思。掷:撤下。这里指掷骰子以分胜负。《宋书·刘毅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古代的博戏)一掷百万。”这两句,是以博彩得胜比喻郑灌得到了从军的好机会。
丈夫:犹言“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马臻《前结交行》:“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赌命:以性命作为赌注。可引申为舍命,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天子:古代宣扬“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胡头:胡,古代对北方和西北方各民族的通称,这里指侵犯唐朝者。胡头,即敌人的头。衣锦回:即衣锦还乡。“回”,作“还”字讲。旧指富贵后回到本乡,含有向亲友乡里夸耀之意。这里指为国杀敌立功后返回故乡。这两句是说:一个胸怀壮志的好男子,应当报效祖国,到疆场上英勇杀敌,得胜归来,不辜负乡亲的期望。
丈八蛇矛:古代的一种兵器名。《太平御览》:“陈安奋刀,左右俱发。陇上语日:‘陇上壮士有陈安,丈八蛇矛左右槃。’”又,《十六国春秋》:“陇上人作《壮士歌》曰:‘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陇西:县名。战国时为郡名,在今甘肃省中部。汉代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的洮河中游及渭河上游南岸地区,包括兰州市、陇西县、临洮县一带。唐代属边境地区。弯:开弓射箭。曹丕《典论·自叙》:“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胸,斯则妙矣。”弧:木弓。《易·系辞下》:“弦木为弧。”白猿啼:《淮南子》:“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拾起箭头嬉戏),使项由基(人名)射之,始调弓矫矢(刚调好弓,高举箭头),未发而猿柱号矣(尚未射箭,自猿就抱着柱子啼哭)。”这两句是说:手持丈八蛇矛才跨出陇西地界,刚要拉弓射箭时,敌人(以白猿比喻敌兵)就害怕了。
陇西:郡名,唐天宝年间治所在今甘肃陇西东南。
弧:木弓。
龙韬:《太公六韬》中的一部分。相传是吕尚编的古兵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记载周文王、武王问太公兵战之事,对后世影响较大。甲:指铠甲和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熊耳:山名,一在今河南省,一在湖南省。齐:一样高。这两句是说:打击入侵者必须采用太公兵法的《龙韬》策略,迫使敌军投降,缴出的铠甲和兵器堆积如熊耳山那样高。
熊耳:山名,为秦岭东段支脉,在河南省西部。《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刘盆子向汉光武帝(刘秀)投降时,“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月蚀:也叫“月食”。当地球运转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蚀。月蚀总在“望日”(夏历十五日)或后一两天。《史记·天官》:“日月薄蚀。”即日月亏食的意思。月蚀西方,指西方月蚀,是说指日可待,有肯定的含义。及瓜:《左传》:“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地名),瓜时(瓜熟的时候)而往。日:‘及瓜而代。’”这是说,今年瓜熟时前往,待来年瓜熟时派人去替代。后来就用“及瓜”指任职期满。这里指完成作战任务。未应迟:不应当迟归。这两句是说:出师顺利,打败敌军指日可待,得胜后早点还乡。
枭首:斩首高悬以示众。《史记》:“武王以黄钺(武器)斩纣(王)头,悬太白之旗。”白鹊旗:疑为“白虎幡”之误。白虎幡是绘有白虎图象的旗帜,作为帝王诏令传信之用。唐代人讳虎字,叫做“白兽幡”。李白似以“白鹊旗”代用。这种旗,后来也作为传布朝廷政令之用。这两句是说:杀得敌军血流成河,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高高地挂起示众。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12-613
2、徐志福.古今名人教子诗选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3-17

创作背景

  这是三首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的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年间,李白在长安送郑灌参军所写。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12-613
2、徐志福.古今名人教子诗选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3-17

赏析

  这三首诗是一个整体,对作者的外甥郑灌进行教育和勉励,是出征前的一堂很好的政治、军事动员课。诗中以热情洋溢的语言,盛赞外甥郑灌的爱国壮举,对他寄予殷切的希望。

  第一首,用奇异的联想,把郑灌获得从军的机会比喻为博得“好彩”头,说为了保卫祖国,从军戍边,这是非常光荣、幸运的事,应当感到高兴。“万人开”三字,把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边境的场面展现出来,多么豪迈有气魄!接着,诗中勉励外甥树立起“丈夫”的雄心壮志,英男杀敌“斩胡头”,以报效祖国。这样,故乡的人们都会感到光彩。“天子”是封建社会中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象征国家。

  第二首,描写边境战斗的壮丽图景。英武的将士们手持丈八蛇矛,威风凛凛地开赴陇西边境,刚开弓搭箭就使敌兵震惊不已,一触即溃,闻风丧胆。这虽然是一种设想的情景,但却流露出诗人对于正义之师的赞美。诗人为祖国有这样的军威阵势而感到自豪,也很关切战斗的胜利。因此,他特意叮咛郑灌要精通祖先传下的兵法,瓦解敌军,使其真正降服,大量缴获他们的军需军备。

  第三首,展望战斗的胜利,满怀信心,鼓励郑灌勇敢杀敌,克期凯旋。诗人以长辈的口吻,反复嘱咐郑灌:完成破敌任务后就荣归故乡,言下之意是说:亲人们在等待着你,早日归来,以免悬念!诗中还反映了诗人对于进犯祖国的敌人的痛恨。“枭首当悬”,则表明诗人希望对敌人杀一儆百、攻心为上,做好安抚事宜。

  此诗把描写、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语重心长,感情炽烈,具有强烈的鼓舞和教育作用。

参考资料:

1、徐志福.古今名人教子诗选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3-17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墅记

戴名世戴名世 〔清代〕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其中有径焉,樵者之所往来。数折而入,行二三里,水之隈,山之奥,岩石之间,茂树之下,有屋数楹,是为潘氏之墅。余褰裳而入,清池湫其前,高台峙其左,古木环其宅。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问,响起水上。噫!此羁穷之人,遁世远举之土,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盲,人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其失者,未必其皆不才;其得者,未必其皆才也。上之人患之,于是博搜遍采,以及山林布衣之士,而士又有他途,捷得者往往至大官。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一旦弃去,专精覃思,尽究百家之书,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方浮沉世俗之中,未克遂意,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乃为记之。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阎选阎选 〔五代〕

寂寞流苏冷绣茵,倚屏山枕惹香尘,小庭花露泣浓春。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牛希济 〔五代〕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海潮·上兰州守

邓千江邓千江 〔金朝〕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陈子龙 〔明代〕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毛滂 〔宋代〕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令·烟霏霏

吴淑姬吴淑姬 〔宋代〕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