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已收身向园林下,犹寄名于禄仕间。不锻嵇康弥懒静,无金疏傅更贫闲。
支分门内馀生计,谢绝朝中旧往还。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双调】折桂令_桃花马问刘
王元鼎 〔元代〕
【双调】湘妃怨_乐闲吹箫按
张可久 〔元代〕
山坡羊·自警
乔吉 〔元代〕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近现代〕
清平乐·秋光烛地
陈师道 〔宋代〕
南歌子
陈亮 〔宋代〕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宋代〕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王安石 〔宋代〕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