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五
薛瑄 〔明代〕
波光到底见星辰,中夜行舟月色新。睡觉水村鸡已唱,云帆清晓过天津。
题何司训致仕卷
师名蚤不愧苏湖,引老南还出帝都。驿路风和烟柳细,官河雨急浪花粗。
行看旧隐书连屋,坐见交亲酒满沽。却恐回鸾来紫诰,黄门有子拜官初。
函谷关
嬴秦烈焰掩全齐,谁遣君侯更向西。关上月明关下路,英雄千古怨晨鸡。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四
凤在高梧不可招,天津清隐结衡茅。小车游处情何适,大笔挥时兴自豪。
酩酊酒中心恻恻,离披花里思忉忉。空馀首尾诗垂世,谁识秋风八月高。
贞节堂为王宪使母赋
妇道从来不二天,近知王母践斯言。从教白发三千丈,祗保清风五十年。
颁诰旌门今受赐,养姑教子旧称贤。一门盛事归贞节,堂上高名百世传。
山水小景四首 其三
老树苍崖满目秋,水明沙净晚烟收。如何万里长江内,只见斯人泛一舟。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三
人情物理总分明,七十年来老洛城。只向窝中耽至乐,却於身外薄浮荣。
花红柳绿随时赏,云白山青取次行。还复振衣千仞上,都无尘垢半星星。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五
才罢沿流又溯流,关河不尽兴悠悠。书生别有胸中略,閒看横江万斛舟。
南京十咏 其八 长江秋色
长江浩浩绕神京,霜落烟波万里清。灏气西来通滟滪,寒潮东下接沧溟。
几行雁影涵空碧,两岸芦花映月明。西塞山前秋色里,夕阳惟听棹歌声。
由蓼子谷取捷路抵巩黄河北徙有感
此路经过已十年,重来河水变桑田。西风不尽登临意,又见寒鸦下夕烟。
送倪尚书赴召二首 其一
天书远召旧师臣,送别金陵喜气新。莫道分符淹岁月,还应听履上星辰。
一江流水催行棹,两岸垂杨夹去津。三接深期调玉鼎,行看雨露万方匀。
再用前韵三首 其一
风纪都应属内台,官清公道一时开。科条自是明天讨,门馆何由有货来。
声誉已知驰峻极,文章况复动昭回。不须遍揽江湘辔,坐见澄清匝九垓。
送仪源检校还宁国
赞画宣州几载间,趋朝此日又南还。扁舟行泛长江水,匹马重过故里山。
为宦莫辞声利薄,到官赢得简书閒。渠家奕世多卿相,清节高风自可攀。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二
玄社千年有召封,故应华胄产英雄。居共旧业留馀韵,卜洛新居有定踪。
后学难窥击壤集,先天都属弄丸翁。清风百世谁招得,望断嵩高送去鸿。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七
共爱先生共卜居,天津水畔是吾庐。阴阳燮理三杯酒,皇霸经纶几卷书。
尽有清风生几席,倍多明月照庭除。生平祗是过人处,嬴得双眉日自舒。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七
窃第归登潞水船,罢休从此又言旋。西涂东抺三千字,北去南来四十年。
欣戚情怀浑索寞,升沉声誉总悠然。彤闱紫阁如天上,依旧清汾数顷田。
寄海宁李太守
又是分携十七年,寥寥几度信音传。滥官白发知吾劣,归老青山觉子贤。
蜡屐每多登览兴,锦囊应有唱酬篇。著书更法春秋笔,还肯缄情寄一编。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二
天上同沾雨露多,扁舟又喜泛沧波。冥冥鸟背夕阳暮,千里月明闻棹歌。
南京十咏 其二 玄武波澄
北湖清浊自天开,势恊龙图一水来。百里烟霞环岛屿,绕城波浪动楼台。
九霄气迥通银汉,五夜天低转斗魁。绝胜蓬莱山下水,洪源终古不尘埃。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六
外臣自昔有由巢,不是山人索价高。独向杯中存燮理,每从环内乐逍遥。
才看园老分斑笋,又见端明送药苗。馀事尽从吟咏见,感时怀古兴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