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博远庵入粤谒范中丞宿大通见赠赋答
成鹫 〔清代〕
却因北阮知南阮,侧听嘤鸣比凤鸣。说项夙推熊国博,识韩今见郑康成。
中丞世谊山兼重,御史家风水共清。一宿茅堂饭粗粝,问君曾否恕逢迎。
梁依绍归自秦中见过赋赠
白发山翁老守株,羡君亲到古皇都。此心澹泊如流水,前路艰难亦坦涂。
下马吟诗登华顶,寻僧枉道入匡庐。世间不少风尘色,得似高人洒脱无。
池中假山
不数昆明汉武功,和盘托出蕊珠宫。蕉声澈底添新溜,草色连天接远空。
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何人折苇浮杯去,稳坐渔矶下钓筒。
长至日寄祝张子白明府
小春风物似春阳,遥挹南薰送凛霜。冽水涵天清且远,峡山迎日静偏长。
万年松抱千年珀,百亩田栽五亩桑。野老望君非一度,昨宵痴梦到琴堂。
冬夜冯作鹏周未轩家无放过宿大通送作鹏西行
霜风拂拂拂征衣,话尽寒灯兴不违。篱菊留将梅并赏,岫云行与雁俱飞。
僧房暂住宾犹主,客路频经去亦归。密约高悬君莫负,众芳消歇蕨芽肥。
寄郑珠江太史
珠江消息近何如,明月清风各索居。记得桥头三笑约,频开怀里八行书。
诤臣不负阳司谏,直道还推卫史鱼。天上凤池容挹注,好分涓滴及红蕖。
丙戍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四
人生七十古来稀,紧系匏瓜泯是非。碓嘴閒花惭我老,井头遗李待谁饥。
霓裳懒就三台舞,玉匣重缄太古徽。倚杖柴门看云物,一声啼鸟又斜晖。
苏瀛洲广文过寺话旧
閒云野鹤一身轻,何似为儒早得名。官作模楷先十郡,手栽桃李遍三城。
半生潦倒惭亲友,两世交游忆盛平。咫尺清风桥下水,依稀犹记踏歌声。
留别李东园
云山之麓珠江隈,蹉跎行脚归乎来。过桥一笑兴不浅,中途未到心先回。
大田多稼食轮转,东篱采菊天花开。人生得此亦已足,旁观当局者谁哉。
豫章熊圣宜见访失迓诗以报之
文章经济久知名,声气潜通自铁城。三入岭南难得见,一来林下失相迎。
漫题诗句将鱼寄,遥想丰仪似鹤清。道合神交君信否,晚来高枕识韩荆。
舟中和张子白 其四
随人俯仰与天游,疏放宁知礼数稠。梦到市朝增愧悔,出逢泉石足淹留。
不知何处空诸有,所谓伊人在十洲。寄语登瀛老词客,隔船吟咏也同舟。
西流暴涨阡陌淹没破寺宛在水中邑明府姚齐州拿舟过访快谈日夕乃别即事赋赠
野寺停舟当下车,问津刚遇老长沮。抛将吏事谈骚雅,借得僧房视簿书。
四座风生能偃草,一朝水到便成渠。相寻相送还相笑,笑我临渊不羡鱼。
寄祝卫明经翘楚 其二
玉堂虚席待耆英,身健心閒孰与京。名教地中行乐地,诵经声里读书声。
多生白业修来熟,驻世黄芽炼欲成。五十服官人未老,殷勤刍秣劝登瀛。
舟泊东湖谒新长老
湖畔维舟觐法筵,可堪行脚逼衰年。遐心钝置朱明路,僧次叨陪白发禅。
高柳低花啼鸟外,疏星残月报钟边。晨参晚课长如此,回首家风却宛然。
舟中和张子白 其三
舟居不信有閒忙,细雨轻风过小塘。但见千江印明月,不须四大作禅床。
片云西去疑无路,一雁南来觉有霜。莫笑转蓬归未得,请看寥廓已高翔。
和社中诸子咏一茎二色红白莲花
分形合质羡仙葩,濯濯清渠灼灼华。螺女半身呈绛袖,鹤灵兼顶养朱砂。
兔乌角立无双影,楚汉中分总一家。笑把丹铅付词客,雪篇吟对赤城霞。
舟中和张子白 其一
名山有约晚思归,动处何曾与静违。暂宿仙槎甜鹤梦,偶随星使别渔矶。
锦帆挂月潮初上,红树临风叶半飞。李郭同舟吾岂敢,不妨云水有光辉。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 其一
闹市穷山两不宜,水边林下且随时。孤松过午亭阴转,顽石当门捷径移。
乌兔盈亏忙里失,鱼龙潜跃静中知。大鹏飞上阎浮树,应笑鹪鹩老一枝。
贫居忧岁寄呈姚张二明府
三岁为农一半荒,每因丰歉计行藏。老人渐觉生涯短,童稚多嫌日晷长。
蚁徙高原因破块,鼠抛贫屋笑空仓。悬知仙令金能点,飞札遥徵辟谷方。
丙戍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一
人生七十古来稀,两角赢牛好放归。借地断辞骑马客,留云居守钓鱼矶。
掀翻热局成冰冷,收拾粗心入细微。却恐风光易流转,锁窗笼鹤未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