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邠州

黄英黄英 〔明代〕

雪霰成先兆,云罗幂太空。牛羊低水草,猿鹤吊沙虫。

煮茗敲冰白,烘衣对火红。荒凉今满目,谁与绘豳风。

赏析

茗山晚眺

李达李达 〔明代〕

天庭迥立白云中,海县江村秋色浓。水抱残阳奔象浦,风摇落木吼狮峰。

缘坡紫竹空高节,绕舍黄花只瘦容。欲办归田三亩宅,山灵莫笑是周颙。

赏析

即目二首 其二

李达李达 〔明代〕

家鸽动成群,盘空复入云。霜毛肯为伍,霄汉偶相闻。

又看斜飞去,遥怜只影分。岁寒天地闭,何处更逢君?

赏析

咏馨岁暮见怀且屡以多作诗为劝戏荅三首 其三

李达李达 〔明代〕

山中秋冬莫夜行,除却昏黑虫悲鸣。午枕醒来夕阳在,黄叶踏尽红枫迎。

屡过佛寺借经卷,偶问老农知树名。识得菩提待他日,与君宴坐说无生。

赏析

咏牡丹

俞大猷俞大猷 〔明代〕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赏析

落花十首 其七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琥珀才倾日已西,夜来风雨暗凄凄。曾将歌舞承欢宴,敢惜春泥践马蹄。

赏析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一 琴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一曲拘幽心已悲,高山流水尚相随。年来弦断桐俱爨,十指空留向子期。

赏析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四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半掩柴关一径苔,山梨几树落堆堆。老僧定起开眸看,疑是山猿拾果来。

赏析

閒步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岁穷无柰得閒何,扶著孤筇尽著歌。步到桥头霜有迹,无人应是鹿来过。

赏析

赠德悟师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一把枯茆百仞山,殷勤何意扣禅关。须知十万西方路,只在寻常杖策间。

赏析

忆黄花堂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三亩离支一亩塘,长松千尺列成行。主人犹自不归去,野草空馀薜荔墙。

赏析

寄呈本师和尚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稽首华台大法王,年来孤锡指何方。不才弟子今犹在,却向关东雪瓣香。

赏析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但将菽水慰而亲,自在尘中不惹尘。不见当年卢行者,猎人队里易藏身。

赏析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五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粗粝亦充腹,破衲亦遮寒。身口本无多,知足又何难。

纷纭世上人,至死不得閒。

赏析

赠戈居士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六祖当年不识丁,金刚一句便回程。而今一卷从头诵,犹自深更爱听经。

赏析

秋思曲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山峨峨兮水盘盘,念佳期兮秋月圆。揽衣视夜兮风雨迎门,彼美人兮梅一村。

赏析

哭吴岸先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我生亦偶然,汝死何草草。槛车忆初来,面凹露双肘。

既被冰雪侵,况复遭群侮。有口难告人,束身守空窭。

汝书犹在眼,汝颜不复睹。吁嗟骨似柴,安能厌豹虎。

四海尽秦坑,诗书同一炬。二月金鸡飞,恨汝不得偶。

挥泪约同人,携灰反旧土。兹愿又已乖,总入山鬼簿。

后先理亦齐,不如早还故。地上莫能容,地下可相许。

苍苍久不闻,休向帝庭语。吁嗟复吁嗟,万里馀妻女。

春闺梦或逢,肯道寒边苦。

赏析

赠王三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仆走马复死,手中缺铜钱。茆屋临道傍,床壁相新鲜。

长斋礼绣佛,但祝慈母年。饭僧本性情,匪独于余偏。

瓶粟或不继,大笑断炊烟。己饥犹可耐,人饥甚忧煎。

眼见陈氏子,欲啮无寸毡。仓皇走道途,愿为觅数椽。

数椽亦易易,所贵主人贤。下榻横药室,授经向市廛。

片瓦苟盖头,饱食即神仙。予亦为陈子,朝夕心乾乾。

好事见他人,题诗后世传。

赏析

老叟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何来孤独叟,自道腹中饥。入户眉先皱,登阶力已衰。

生年曾不记,近事幸无知。须鬓留前代,乡邻失旧时。

延龄凭布袋,移步仗松枝。但忆身方壮,世途甚坦夷。

赏析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

释函可释函可 〔明代〕

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

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

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

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形式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