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西来每忆城隅别,左省初闻岭外真。倚望长天遥赐玺,叨陪往日得驱轮。
春风祖席群公出,江阁楼船几鹢新。昏见渐南星独迥,晖晖应为紫垣人。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双调】落梅风_秋思怀桃叶
张可久 〔元代〕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杨佥判 〔宋代〕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公昴 〔宋代〕
鹊桥仙(送路勉道赴长乐)
赵彦端 〔宋代〕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宋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五代〕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宋代〕
遂宁好(并序)
马咸 〔魏晋〕
摸鱼儿(寿叶制相)
陈允平 〔宋代〕
破子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