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凭栏人

乔吉 乔吉〔元代〕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瘦弱的马驮着我满腹的诗情奔走天涯,飞倦了的乌儿哀鸣着,小山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柳絮扑打着我的头,给我增添了白发。

注释
凭阑人:曲牌名,调名本意即咏楼上身倚栏杆的人。调见元邵亨贞《蚁术词选》。单调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
天一涯:天一方。
鬓华:鬓发花白。

参考资料:

1、潘天宁.词调名称集释.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393
2、段颖龙.元曲三百首新编.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251
3、方青羽编.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182

赏析

  前两句写瘦马驮诗的悲苦以及人不如鸟的羁旅情怀。“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这是一首羁旅之曲,开头引李贺典,李贺年少多才,郁都不得志,只得将短暂的一生心血付予苦吟。“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的乔吉以李贺自况,不是偶然的。所以,只“瘦马驮诗”四字就足以想见其悲苦了,何况此刻又在远离故土的旅途之中。而且那“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景象,早就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可以说这开头的七个字,已将特定的身世、具体的处境,全都包容了。第二句与上句相对,作者通过“倦”“愁”二字。移情入景,巧妙地抒发了人不如鸟的羁旅愁怀。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鸟倦飞而知还”一句,可视为此曲之典所出。再说,不管此鸟是不是归鸟,在浪子心目中,依然可能把它视为一只归鸟。所以倦鸟之愁,无疑代表了浪子之愁,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手法。

  后两句言匆匆春去,岁月蹉跎,游子恋乡,身世凄凉。“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远方浪子进而看到不远处的人家,这必定更勾起了他“吾乡似此乡,此乡非吾乡”的羁旅思乡之怀。至此作者已百感交集,不料更有那不懂事的柳花,竟然飞上作者的头发,使得头上的白发显得更多了。此处不直言头发之白,而借柳絮言之,可谓妙笔。作者白发从何而来,当然是羁旅之挫和思乡之念所致。全曲从瘦马入笔,至柳絮收笔,不直接写人,而已将人的羁旅之愁写得入木三分,刻骨铭心。

  此曲在结构方面也有其特点。它以三个主要自然意象作线,每个自然意象引出一系列人文意象,这样贯穿起来,构成全文的网络。这三个自然意象是瘦马、倦鸟、柳花。它们依次引出相关人文意象:瘦马引出的意象有诗、天涯;倦鸟引出的意象有愁、村;柳花引出的意象有人、鬓华。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实现意象自然舒展、材料形散实聚、结构简明有序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赵其钧.元曲举要.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79
2、赵义山.元曲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506

创作背景

  “曲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乔吉的这首《凭阑人·金陵道中》正是如此。作者在穷游天涯之后,路过金陵古道,再涌思乡念头,忍不住写下了这曲《凭阑人》。

参考资料:

1、斗南.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547
乔吉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李珣 〔五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带香 一作:带花)
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贺双卿 〔清代〕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陆游陆游 〔宋代〕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赏析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苏小小 〔南北朝〕

别离情绪。万里关山如底数。遣妾伤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从君去。数尽残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开不见来。
赏析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刘镇 〔宋代〕

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不意牵丝动兴,何心衬妆添晕。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直自从来洁白,个中清韵。尽做重闻塞管,也何害、香销粉痕尽。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赏析

渡江云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青青江上草,片帆浪暖,初泊渡头沙。翠筇便瘦倚,问酒垂杨,影里那人家。东风未许,漫媚妩、轻试铅华。飘佩环、玉波秋莹,双髻绿堆鸦。空嗟。赤阑桥畔,暗约琴心,傍秋千影下。夜渐分、西窗愁对,烟月笼纱。离情暗逐春潮去,南浦恨、风苇烟葭。肠断处,门前一树桃花。
赏析

点绛唇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日薄风迟,柳眠无力花枝妥。燕楼空锁。好梦谁惊破。
寒食清明,又等闲都过。愁无那。泪珠频堕。洒尽相思颗。
赏析

鹊桥仙(寿赵帅)

李仲光李仲光 〔宋代〕

诗书元帅,风流人物,看取方瞳如漆。铜驼陌上若相逢,当一笑、摩挲金狄。
相门事业,中书考第,未数汾阳功绩。若将六十寿行年,才数得、百分之一。
赏析

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毛滂毛滂 〔宋代〕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庭下一B636土,须避赤帷裳。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履合彷徉。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孙发厅事前古冢,得双石,因以为堂名。石上有昔人题识云:叠峨眉山于文会堂前。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