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 〔元代〕
女冠子·春山夜静
李珣 〔五代〕
红窗月·燕归花谢
纳兰性德 〔清代〕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玉楼春
陈允平 〔宋代〕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
石孝友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三)
潘阆 〔宋代〕
虞美人(东园赏春,见斜日照杏花,甚可爱)
毛滂 〔宋代〕
豆叶黄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