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策名曾未几,奋迅出埃尘。陋巷潜心久,亨衢得意新。
君恩方责报,民业近多贫。莫学悠悠者,谋身不为人。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父善游
吕不韦 撰 〔先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中吕】满庭芳_春夜梨花月
王举之 〔元代〕
折桂令·荆溪即事
乔吉 〔元代〕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近现代〕
杨柳枝·桃源仙子不须夸
司空图 〔唐代〕
酒泉子·长忆孤山
潘阆 〔宋代〕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 〔清代〕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 〔宋代〕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