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第四子学春秋发愤不辍书以勉之
辛弃疾 〔宋代〕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 〔清代〕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渔父词(其三)
王谌 〔南北朝〕
满江红(花朝雨作)
黄公绍 〔唐代〕
清平乐(赵围避暑)
刘镇 〔宋代〕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 〔宋代〕
渡江云
陈允平 〔宋代〕
丑奴儿(庆邓彦鳞生子)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