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篷窗积雨累旬淹,眼暗河山万恨添。裹颊几家留郤鉴,叩门何处乞陶潜!
巾裾自取居人怪,面目还遭路鬼嫌。饮泣江头通不寐,黄星夜夜向南佔。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双调】折桂令_想为官枉了
张养浩 〔元代〕
女冠子·四月十七
韦庄 〔唐代〕
清平乐·瓜洲渡口
李好古 〔宋代〕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金缕曲·初夏
朱彝尊 〔清代〕
更漏子·柳丝长
晏几道 〔宋代〕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沁园春·孤鹤归飞
陆游 〔宋代〕
西江月
姚述尧 〔宋代〕
浣溪沙(赠王清叔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