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六子·扫芳林

王沂孙 王沂孙〔宋代〕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经历了几番风雨摧折,芳林已失往日鲜活,栖息其中的鸣禽也衰老了几许。傍晚微寒湿润的气息轻轻漫上衣襟,微凉时拂动罗扇,在窗前自吟。
暮霭降临之际,庭院沉寂深邃,伊人也许正沿着花木扶疏的幽径独自徘徊。洁净的珠帘正拂动着散发轻香的青苔,伊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横斜。不要让蛾眉清淡,晨起时也不要懒于描画,不要忘记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也不要彼此离散。想起当时我们在潜流的沟水和有云彩的天空下一起饮酒,寂静的春山挽留月光一起欣赏琴音。却没有想到,伊人门前已经是层恋叠翠。

注释
八六子:词牌名,又名《感黄鹂》。双调,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五平韵。
芳林:春日的花木。
春禽:春日的鸣禽。
薄润:形容春日的微寒润湿。
嫩凉:微凉。
沉沉:形容环境沉寂深邃。
芳寻:即寻芳。
晻霭(ǎn ǎi):云雾密集而昏暗。
萧疏:形容竹影稀疏。
谩(mán):空。
慵(yōng)扫:懒于描画。扫,画、抹。
宝钗虫散:意指情侣间的分离。古代妇女与丈夫或情侣之间离别之时有分钗赠别之俗。钗:两股笄,女子首饰的一种。
虫:指玉虫,钗上之饰物。
绣屏鸾(luán)破:用徐德言与妻子分镜事,言与佳人之离散。
鸾:即鸾镜。
暗水:潜流的沟水。
泛酒:水边饮酒。
空山:寂静的春山。
翠荫:绿荫。▲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怀沉之作。上片写暮逝景象,通过逝雨后的枝头鸟儿天气等变化的描写,表达时光流逝之快,有惜逝之意。下片抒情,通过想象描写思念的伊沉的生活,表达作者思念之情。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逝字。”风雨过后。落花无数,这其中含着辛弃疾《摸鱼儿》的词意:“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逝又归去。”也含着周邦彦夏日所作《满庭芳》中的风物:“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首句点明了时辰,也流露出淡淡的惜逝情意。“渐”字以下,始写沉物。“薄润侵衣”,笔意轻;“嫩凉随扇”,用字佳美。南方雨水丰富,空气湿润,总有淡淡的雨意湿润着衣裳,这又与周邦彦“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满庭芳》)中的潮湿气息相近。夏日初临,轻摇蒲扇,微凉袭沉。以“嫩”形容凉意初萌,恰如以“老”形容逝字成长,都是精妙无双的用字。以“初生”对应“不断”,于是逝去夏来,时光静静流转,而景中沉,独坐“晚窗自吟”。上阕归于淡淡的寂寞与暮逝的轻愁。

  下阕铺叙相思。“沉沉”。上承“晚窗”,既指暮霭深深,又暗指词沉心绪沉重。从“自吟”中起身,去幽静的小路上寻找被风雨吹落的花朵。上阕既已提到“扫芳林”,可知化枝已经残败,此处却又说“幽径芳寻”,惜逝情深。李商隐的诗中曾写无:”寻芳不觉流霞醉,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词沉与李商隐一样,踱步在暮逝的残花中。“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两个对句,以清美工稳的对仗,描绘出晚来庭院的安静无尘。于“苫香”“帘净”;“竹影”“庭深”中生出一片静境;“谩”字以下,转入怀沉。遥想佳沉轻扫蛾眉,慵画晨妆,分明是“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卫风·伯兮》)的心境。”宝钗虫散,便屏鸾破”点明分离情事,用字“宛雅幽怨,殊耐沉思”(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当时”二句,陷入追忆。仅用十二字,簸当时山水共游、诗琴共赏的温馨情意,轻盈写出。反复涵咏“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便觉陈廷焯的评论“碧山词自是取法白石,风流飘洒,如逝云秋月。令沉爱不忍释手”确是知音之语。歇拍回到睽隔的现实,料想此刻对方的门前,已是“数重翠阴”。“翠阴”既与夏季风景相合,又暗指对方已经“绿叶成荫子满枝”(唐杜牧《叹花》),即已经婚嫁。时光流逝,从逝至冬,情沉睽隔,相见无期。唯有独自叫忆,黯然神伤。原“晚窗自吟”,便是追忆从前。▲

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猜您喜欢
赏析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後人看。记取桔槔春雨後,短畦菊艾相连。拙於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园。
赏析 注释 译文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方苞 〔清代〕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赏析

【仙吕】赏花时_长江风送客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长江风送客

冯客苏卿先配成,愁杀风流双县令。扑簌簌泪如倾,凄凉愁损,相伴着短檠灯。

【幺】愁恨厌厌魂梦惊,两处相思一样情。风送片帆轻,天涯隐隐,船去似驭云行。

【赚煞】碧波清,江天静,既解缆如何住程?灭烛掀帘风越紧,转回头又到山城。过沙汀,烟水澄澄,千里洪波良夜永。蛾眉月明,恰才风定,猛抬头观见豫章城。

孤馆雨留人

鞍马区区山路遥,月暗星稀天欲晓,云气布荒郊。前途店少,仅此避风雹。

【幺】客舍骎骎过几朝,雨哨纱窗魂欲消。离故国路途遥。柴门静悄,无意饮香醪。

【赚煞】听林间,寒鸦噪,野店江村未晓。风刮得关山叶乱飘,料前村冷落渔樵。闷无聊,心内如烧,昏惨惨孤灯不住挑。浓云渐消,月明斜照,送清香梅绽灞陵桥。

掬水月在手

古镜当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渐多,星斗灿银河。泉澄潦尽,仙桂影婆娑。

【幺】不觉楼头二鼓过,慢撒金莲鸣玉珂。离香阁近花科,丫环唤我,渴睡也去来呵。

【赚煞】紧相催,闲笃磨,快道与茶茶嬷嬷。宝鉴妆奁准备着,就这月华明乘兴梳裹,喜无那,非是咱风魔,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

弄花香满衣

丽日迟迟帘影筛,燕子来时花正开。闲绣阁冷妆台,兜鞋信步,后园里遣闷怀。

【幺】万紫千红娇弄色,娇态难禁风力摆。时乱点尘埃,见秋千挂起,芳草上层阶。

【赚煞】猛观绝,宜簪带,行不顾香泥绿苔。晓露未晞移绣鞋,爱寻香频把身挨。喜盈腮,折得向怀揣,就手内游蜂斗争采,不离人左侧。风流可爱,贴春衫又引得个粉蝶儿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赵汝茪赵汝茪 〔宋代〕

柳丝空有千万条。系不住、溪头画桡。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玉箫榭春多少,溜啼红、脸霞未消。怪别来、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
赏析 注释 译文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张抡 〔宋代〕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陈与义 〔宋代〕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赏析

柳梢青·七夕

刘镇刘镇 〔宋代〕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寿李长孺

吴泳吴泳 〔宋代〕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彻高堂晓。天然带得,酒星风骨,诗囊才调。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
未放鹤归华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费几,雁边红粒,马边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绶,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闲博个,千秋不老。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毛滂毛滂 〔宋代〕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 2023 古诗词鉴赏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