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者大石,奇观人所诵。遐想十年馀,来游五人共。
舍舟始登陆,杖策不持鞚。是时日当夕,兹山气逾滃。
入门信突兀,拾级骇空洞。落星何破碎,灵鹫相伯仲。
仰观神欲飞,俯瞰心屡恐。鳞皴苔藓剥,骨立冰雪冻。
神驱道撝呵,鬼劈文错纵。尊严凛君临,张拱俨宾送。
环列尽儿孙,拥护等仆从。欲假愚公移,谅非雍伯种。
卧鼓慨桴亡,对臼怯杵重。猊吻呀未收,龙鬣怒难控。
凝血疑痛鞭,立肺讵冤讼。上漏还启窗,中通自成巷。
大惟补天功,小可砭肌用。分矢肃慎来,浮磬泗滨贡。
廉利并攒剑,兀臬侧倚瓮。峄山辱嬴秦,艮岳遗汴宋。
节彼民具瞻,壮哉客难奉。落照红抹赭,归云白流汞。
僧讲点头应,将射没羽中。尘缘契三生,阵图怀七纵。
在县太师击,攻玉诗人讽。仙煮充腹饥,俗支免腰痛。
瑶琨产维扬,琅玕出乃雍。高题少室名,怪作东坡供。
半空见玉蝙,千仞附青凤。栖禅逾百年,问僧仅三众。
凭虚围曲阑,架壑出飞栋。竹幽补堂坳,树古嵌厓缝。
窦黑炊烟熏,坎平钟乳壅。盘盘栈道危,㶁㶁水泉动。
登顿足力疲,眺望眼界空。松露发欲濡,潭月手可弄。
穷披任生皲,醉吟微带齆。列坐对弯跧,大呼应锽䃔。
嗜癖牛李愚,诗战邹鲁閧。拜奇得颠名,忧坠成噩梦。
试与叩山灵,肯售捐薄俸。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