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 〔五代〕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 〔宋代〕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 〔近现代〕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张孝祥 〔宋代〕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叶梦得 〔宋代〕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宋代〕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厉鹗 〔清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望江南·咏弦月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