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习海战,肇基闽江濆。文肃抱速略,经武先作人。
鹤亭吾族秀,于君为从昆。摧巧侪般倕,勒名闻八垠。
志业惜未竟,趾美端在君。投笔事戈楼,横海司机轮。
忠信屡涉险,护持如有神。临难见风义,支危积劳勋。
卒慰父老望,归坐船官茵。五载百废举,绩茂时则屯。
无米强执爨,皤然感劳薪。谁肯大董年,日与佣役亲?
世俗竞掊克,久宦君能贫。翕热众所趋,君以介自珍。
击楫夙有誓,运甓能辞勤。聊此远尘坋,庶几侪隐沦。
螺江与马江,潮汐同一津。亲见缔造始,颇知陵夷因。
君如蒐献徵,盛衰吾能陈。不应左沈祠,薪火终灰尘。
补巢贵先雨,俟实在培根。勿谓一人陶,无救八表昏。
勉度阳九厄,慎保千金身。终思见太平,同醉尧衢尊。
持以质难弟,嗢噱将何云?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