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清代〕
先生常为松写真,龙性不在髯与鳞。此卷疏疏类稿本,要师造化非画人。
后生私淑苦力薄,过眼摹儗瞠绝尘。慈仁习闻但双树,谁识偃盖前交陈?
应天郊坛更奇绝,忍与凡木同蒸薪?六松托画并千古,磥砢蜕尽存其神。
垂三百载世始见,不然沦寂瘴海滨。时流弗贵子勿炫,识宝豪夺防东邻。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贺新郎·著厌霓裳素
辛弃疾 〔宋代〕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中吕】红绣鞋 晚春
李致远 〔元代〕
【双调】殿前欢_畅幽哉,春
贯云石 〔元代〕
清平乐·风高浪快
刘克庄 〔宋代〕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宋代〕
清平乐·画堂晨起
李白 〔唐代〕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临江仙(落梅)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