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未能抛笔研,时作一篇诗。
诗成澹无味,多被众人嗤。上怪落声韵,下嫌拙言词。
时时自吟咏,吟罢有所思。苏州及彭泽,与我不同时。
此外复谁爱,唯有元微之。谪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向去二千里,诗成远不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近现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倦寻芳(试墨)
王质 〔唐代〕
长相思
陈允平 〔宋代〕
酹江月
夜行船
石孝友 〔宋代〕
菩萨蛮(代赠)
毛滂 〔宋代〕
菩萨蛮(春闺)
梅窗 〔宋代〕
清平乐
俞国宝 〔宋代〕
鹧鸪天(欧懿)
赵彦端 〔宋代〕